数字孪生技术在汽轮机组传动故障中的关键应用
(一)汽轮机组常见传动故障
在电力生产等领域,汽轮机组作为核心设备,其稳定运行至关重要。然而,汽轮机组在长期运行过程中,常常会遭遇各种传动故障 。
振动异常是较为常见的故障之一。轻微的振动异常可能不易察觉,但严重时,会导致整个机组产生剧烈晃动。这不仅会使设备的零部件受到额外的应力作用,加速磨损,还可能引发连接部件的松动,如地脚螺栓的松动,进而影响整个机组的稳定性。从原理上讲,振动异常可能是由于转子不平衡引起的。当转子的质量分布不均匀,在高速旋转时,就会产生离心力的不平衡,从而引发振动。例如,转子上的某个部件出现磨损、脱落,或者在制造、安装过程中存在质量偏差,都可能导致转子不平衡。此外,轴承故障也是导致振动异常的常见原因。当轴承的间隙过大或过小,或者轴承的润滑不良,都会影响其正常工作,引发振动。
轴承故障同样不容忽视。轴承在汽轮机组中起着支撑和减少摩擦的关键作用。一旦轴承出现故障,如轴承磨损、烧伤、疲劳剥落等,会直接影响到转子的正常运转。轴承磨损会导致间隙增大,使得转子在运转过程中出现晃动,进而引发振动。而轴承烧伤则可能是由于润滑不足、油温过高或者过载等原因引起的,这会使轴承的表面材料发生熔化、粘连,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轴承抱死,使机组无法正常运行。以某发电厂为例,曾因轴承润滑油供应系统出现故障,导致轴承瞬间断油,短短几分钟内,轴承温度急剧升高,最终发生烧伤事故,使得该汽轮机组被迫停机检修,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。
(二)孪生数据传感采集如何发挥作用
在汽轮机组中,孪生数据传感采集系统就像是一位不知疲倦的 “健康卫士”,时刻守护着机组的运行安全。
在机组运行过程中,安装在各个关键部位的传感器,如振动传感器、温度传感器、压力传感器等,就像一个个敏锐的 “触角”,实时捕捉设备的运行数据。振动传感器能够精确测量机组的振动幅度、频率等参数,一旦振动幅度超过正常范围,就会立即将这一异常数据传输给数据处理中心。温度传感器则密切关注着轴承、润滑油等关键部位的温度变化,当温度出现异常升高时,能迅速发出预警信号。这些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,通过高速数据传输网络,被实时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。
数据处理中心就像是一个智能 “大脑”,它会对这些海量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。通过与预先设定的正常运行数据模型进行对比,利用大数据分析算法和机器学习技术,能够精准地判断出设备是否存在故障隐患。如果发现数据异常,系统会进一步分析故障的类型和可能的原因。比如,当监测到振动数据出现异常波动时,系统会结合其他传感器的数据,如温度、压力等,判断是由于转子不平衡、轴承故障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振动异常。通过这种实时监测和精准分析,孪生数据传感采集系统能够提前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,实现故障预警,为设备维护人员争取宝贵的时间,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,避免故障的进一步扩大。
(三)实际案例展示
某大型发电厂的汽轮机组在长期运行过程中,频繁出现传动故障,严重影响了发电效率和供电稳定性。在采用孪生数据传感采集技术之前,由于缺乏有效的故障监测手段,往往是在故障发生后,才进行紧急抢修,这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、物力和时间,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。
为了解决这一难题,该发电厂引入了孪生数据传感采集系统。在汽轮机组的关键部位,如转子、轴承、联轴器等,安装了高精度的传感器,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数据。这些数据被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后,通过先进的数据分析算法进行处理和分析。
一次,系统在分析数据时,发现汽轮机组的振动数据出现了异常波动,同时轴承温度也有轻微升高的趋势。通过进一步分析,系统判断可能是轴承出现了轻微磨损。设备维护人员接到预警信息后,立即对轴承进行了检查和维护,及时更换了磨损的部件。由于发现和处理及时,避免了故障的进一步恶化,防止了可能出现的严重事故。
自从应用了孪生数据传感采集技术后,该发电厂汽轮机组的传动故障发生率显著降低。据统计,故障发生率相比之前降低了约 40%,设备的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大幅延长,发电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,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和因故障停机造成的经济损失。